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55节
  “上为谢,终不能得,嫣遂死”——刘彻亲自前往谢罪求情,也没能改变韩嫣的死局。
  由此,西汉时太后威势之重,也可见一斑。
  但这次不一样了,离着刘非还有一大截距离,李盛就叼着韩嫣的领子把人提前拽出来了:你赶紧跟人家客气着点儿吧!
  韩嫣也是世家子弟,礼仪规矩是不缺的,何况又是小鹰阿曜亲自把他叫出来。
  当初卫夫人有孕,还不等医者把脉,小鹰元曜便能提前察觉,带着陛下前往提醒,再加上之前的一些事情,韩嫣常在刘彻身边,自然知道元曜的不凡之处。
  这会儿被拽下来,他见了江都王,赶忙上前见礼,好声好气地跟人说话。
  李盛还钻进马车,从车厢壁的暗格里叼了一块前两天就准备好的圆形玉佩,扑腾着飞在韩嫣旁边,把玉佩交给韩嫣,又冲着江都王刘非“啾啾”叫了两声。
  这玉佩是李盛当着刘彻的面从内库里拿出来的,过了明路,是个双环形状,玉色透亮匀净,温润清透,是难得的珍品,给亲王当礼物也不掉价。
  韩嫣能被汉武帝带在身边这么久,脑子是很灵光的,见此便立刻把玉佩接过来,当做礼物双手送给刘非:“久闻江都王英武刚烈,年少时便有战功,在下仰慕已久,今日得见,实在是高兴。”
  帝王的宠臣韩嫣,待自己这样亲近,江都王也很高兴,跟皇帝近人打好关系很重要的好不好!
  汉代削藩一直都有,看着如今这位陛下,也不是位省事儿的主儿,跟皇帝身边的人打好关系,将来若是有什么变动,也好有个缓和。
  于是两人明明是初见,双方却都很客气殷勤。
  谦让一番后,刘非也坐上了韩嫣的马车,两人一起往上林苑去。
  刘非很有兴趣地跟韩嫣打听起那只鹰。
  “......是一只大雕,陛下的爱宠,很是聪敏通人性,陛下颇为看重,您万万不可将它看作一般鸟兽......”
  马车上的韩嫣说完,掀起帘子看了看外面飞着的元曜。
  元曜今天好奇怪,但是感觉非常严肃呢。
  李盛回头看他一眼:要不是我,这会儿你的生命进度条已经快走到头了,感恩吧,愚蠢的两脚兽,遇上本鹰鹰,你算是烧了高香了!
  第223章
  自从卫子夫有孕,可以说是荣宠不断,卫子夫初次有娠,未免有些焦虑不安,为了安抚她,刘彻特地把她的家人传进宫来陪伴。
  卫家人进宫那天,李盛也去凑热闹了,他蹲在树枝上看着下面的一群人,第一个感受是,卫家人都长得好好看哦!
  人是视觉动物,看到美好的事物就会心情愉快,而对于颜控,看到一排俊男靓女站在一起,这就是视觉盛宴啊。
  ——对,说的就是刘彻,他是个后世都有所耳闻的不折不扣的深度颜控。
  卫子夫柔和端庄,她的小妹卫少儿明艳大气,卫君孺容貌逊色些,但眉目温婉淡雅,也是个气质型美人。
  卫子夫的母亲卫媪已经年老,但从面庞眉目中也能依稀看出,她年轻时必然是个漂亮女子。
  卫子夫有一长兄卫长君,身体不太好,系统告诉他是先天心疾,历史上也是早逝了。
  卫青长相俊朗身形高大,这会儿看着姐姐眉目含笑,他素来是很乐天知足的性子,当年他是因为二姐卫子夫才能蒙恩入宫当了侍卫,但二姐却被天子遗忘再无恩宠,他经常为此不安,如今她身怀有孕,一生有了依靠,他也就心安了。
  卫子夫还有两个弟弟卫步和卫广,这段时间没在长安,也没能进宫。
  刚刚四岁的被母亲卫少儿抱在怀里的霍去病,都是玉雪可爱聪明伶俐。
  卫子夫的胎已经八个月了,刘彻这些天盼孩子盼的,看着别的小孩儿都心里喜欢,见霍去病眨着一双大眼睛偷偷看他,看一眼,就缩回去把头埋进母亲怀里,然后过一会儿又偷偷从母亲的袖子下面钻出来看,他跟着母亲卫少儿在平阳公主府长大,从来没见过这么有气势的男子,还有姨母,他都不认识了。
  刘彻就一笑,下来亲自抱了抱这孩子,心里想着,若是卫氏也能生个男孩儿就好了。
  李盛也飞过去看,然后成功把小朋友吓哭。
  啊啊啊好凶好大的一只怪鸟啊!
  哼!无知的小屁孩!你还小,不能欣赏本鹰鹰的帅气酷飒,等以后你长大了骑马射猎,看着这么大一只威猛霸气的大金雕,就不信你不眼馋!
  李盛傲娇地飞走了。
  刘彻还有公务,带着人走了,留卫家人在漪澜殿继续跟卫子夫说话。
  “阿曜!”刘彻叫自己的鹰,哦,对了,应该是金雕,去岁新年时,有一小国使者来长安,见了阿曜便一惊,说这种鹰因为颈环金黄羽毛,被他们部族称为金雕。
  李盛连头都没回,抬起一只翅膀冲着他扬了扬:你先走吧,我在这待一会儿。
  刘彻就看着阿曜特别敷衍地冲着自己摆摆翅膀,就继续在那盯着下面的人看,扭头冲着身后的太监春陀道:“你看阿曜,比人还喜欢看热闹,连朕都不理了。”
  春陀只能赔笑,陛下能抱怨,他能说吗?
  卫媪见皇帝走了,稍微放松了些,她一辈子见过最大的人物就是平阳公主,如今见了天子,大气都不敢喘了,方才只敢低着头,这会儿才上前来好好看一看女儿。
  自从卫子夫被皇帝从平阳公主府带进宫,她已经快两年见不到女儿了。
  “皇后可有再为难你?那日我听说阿青被抓走,吓得我夜里都睡不安稳,梦见你被皇后带走了,今日见了你气色不错,这才放下心。”
  说着,卫媪的情绪便有些低落:“也是咱们家身份低微,一点都帮不上你。”
  卫子夫赶忙安慰母亲。
  李盛闻言,看了一眼旁边的卫青,和他怀里正在玩舅舅头发的幼年霍去病。
  卫老太太实在是多虑了。
  卫青和霍去病,将会成为将来的卫皇后和卫太子刘据最大的靠山,卫霍家族,将绵延数十年,是整个西汉王朝中最强大的外戚力量。
  说起卫老太太的生平,也颇具传奇色彩。
  史书上,她被记载为“卫媪”,“媪”即老妇人的意思,年轻时,她嫁给了卫姓丈夫,生下了卫长君和卫子夫三姐妹,随后丈夫早逝,她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,在平阳公主府帮佣。
  公主府人员众多,有个叫郑季的小吏来平阳公主府办事,遇到了正值壮年芳华仍在的卫媪,两人在一起日久生情,有了儿子卫青,卫青一开始是随着父亲回了郑家,但是郑季不把这个儿子当回事。
  “青为侯家人,少时归其父,父使牧羊,民母之子皆奴畜之,不以为兄弟数”。
  “民母”即郑季的正妻。
  后来卫青不堪欺辱 ,便逃回了平阳公主府,为骑奴,也是在这段时间,他学会了骑马射猎,有了不错的武学基础。
  再后来,便是大家都熟知的事情了。
  至于卫广,卫步这两兄弟,就是卫媪的第三段情缘了。
  西汉时民风开放,女子二嫁很常见,汉武帝的生母王太后还是二嫁之身呢,汉武帝还把异父的姐姐封了修成君,满朝文武都毫无意见,大家对此接受良好。
  甚至政府还很鼓励寡妇再嫁,像卫媪这样,大家并不以为意,卫家的孩子们都健康平安地长大了。
  而卫氏家族的女人们,似乎都有种潇洒果决的心态。
  卫子夫孤身在深宫,敢冒着风险“涕泣请出”;
  卫少儿,与霍仲孺相恋,生下了霍去病,霍仲孺跑了,卫少儿也不哭不闹,自己好好抚养孩子,把儿子养得性格开朗活泼可爱。
  李盛猜测,霍去病那种勇往直前不惧生死的劲头,应该就是来自母系遗传吧。
  卫子夫生下了一个女孩儿。
  虽然有些失望,但这毕竟是第一个孩子,能生女儿,将来就能生儿子,刘彻还是很高兴的。
  他给长女起名叫“刘珺”,意为美玉。
  小公主很乖,慢慢长大一些后,高挺的鼻梁和狭长的丹凤眼一看就是随了父亲,刘彻也越看越喜欢,第一次当父亲,他经常忙完公务就往漪澜殿来。
  “漪澜殿虽说意头好,但终究狭小些,如今珺儿还小,不宜挪动,朕已经命人把未央宫正殿后面的九华殿收拾出来,等孩子大了,便让珺儿住过去,你照旧住在漪澜殿。”
  面对刘彻,卫子夫一向是百依百顺,何况这是件大好事,她低头逗一逗怀里的女儿:“看你父皇多疼你。”
  “难道我只疼珺儿,不疼你么?这么多殿宇,朕让你住漪澜殿,你难道不明白?”
  “子夫心中感念陛下恩德,也想着为陛下再添子嗣呢。”
  声音渐渐低了。
  啧,当着孩子呢,也这么不正经,李盛翻了个白眼,在外屋的架子上啾啾叫了两声,飞出去了。
  不过,漪澜殿确实意头好——当年的王美人,如今的王太后,便是在漪澜殿中生下了如今的刘彻。
  建元四年六月,大旱。
  好在这些年来大汉一直休养生息,也有存粮能赈济灾民渡过难关。
  史载“至武帝之初七十余年,国家无事,非遇水旱,则民人给家足,仓廪尽满,府库余财,京师之钱累百巨万,贯朽而不可校,太仓之粟陈陈相因,充溢露积于外,腐败不可食”。
  可以说,刘彻即位后,接手的是一个富饶的大汉,文景两代皇帝的积累,为刘彻攒下了厚厚的家底,这也为后面攻打匈奴提供了物质基础。
  今年旱灾严重,收成大损,很多地方连赋税都收不上来,还要中央财政支持。
  刘彻开始研究着想兴修水利。
  古代农事极度依赖天时,因此,水利工程是非常重要的,中国兴修较大的水利工程是从春秋开始,西汉武帝时期,开始了全国兴修水利的高潮,秦汉以来,汉武帝刘彻是兴修水利最多的一位皇帝,可谓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
  李盛最近还挺闲的,这会儿正蹲在未央宫外面的灯架上,听着里面一群人跟刘彻在探讨修建水渠的事。
  “昔日秦王嬴政便在关中修建了郑国渠,沟通泾河、洛水,途径泾阳、三原、高陵等县,有三百余里长,可灌溉四万多顷土地,如今陛下要修水渠,不如也以关中为始,修建漕渠,关中毕竟是都城所在,人口稠密,每年都从外地运输粮食,耗费巨大,若是有一条水渠,那就方便很多了。”
  刘彻点点头,他也赞成从关中开始修,除了能运送粮食到长安,将来若有战事,或是开发西北,关中作为后方的物资供应基地和军事基地,必须具有一定的交通便利。
  事情说完,刘彻放下政务,用了些茶点,让近臣们散了,留下韩嫣,姿态悠闲地开始对弈下棋。
  李盛跟了好几任饲养员,看也看会了,这会儿就站在棋盘边上观摩。
  刘彻很明显没认真,韩嫣跟他一起玩了十几年,当了他十几年的伴读,连下棋都是一个师傅教的,彼此也熟悉,不用假惺惺地让着皇帝,没一会儿就把刘彻围死了一大片,眼看着就要赢了,韩嫣抬头冲着刘彻一笑,抬手就要拾棋子。
  刘彻看看旁边的金雕,忽然玩心大起,冲着李盛眨眨眼,又冲着棋盘使眼色。
  李盛:啊,刘彻你真幼稚!
  但动作却毫不迟疑,上去就一翅膀把棋盘掀翻了——搞事使人快乐!
  刘彻指使小金雕干了坏事,还假假地惊讶道:“哎呀,阿曜真是调皮,这一局就算不了了,甚是可惜呢。”
  韩嫣又不是瞎子,见这一人一鹰联合起来耍无赖,愣了一下,朝着刘彻无奈道:“陛下也太不讲道理了!”
  又转过头伸手指着小金雕:“昨日我还专门带了好肉来喂你呢,小没良心的!”
  李盛一点都不心虚,扇了两下翅膀回到架子上梳理羽毛去了:他们老刘家的皇帝,棋品一向都很无赖啊,你不知道吗?
  说起来,当年刘彻的老爹汉景帝刘启当太子的时候,跟吴王世子刘贤下棋,刘贤悔棋,刘启不让,两人闹起来,刘启还“失手”用实木棋盘砸了刘贤,刘贤当场就寄了。
  因此,后世传闻,汉景帝人称“大汉棋圣”。
  可见棋品差是祖传的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