咋办?我爹是奸臣! 第166节
侍女次第点亮屋内的灯光,精致的菜肴、陈年好酒摆上食桌,一笼碧纱后,弹奏琵琶的乐娘若隐若现。
难得今日做东的不是凌公子,而是一身锦衣华服的宁远侯——庄妃娘娘的弟弟。
他被亲爹打得几个月下不了床,如今腿长好了,又开始呼朋引伴,流连欢场。
他本是不屑与凌瑞这种酸溜溜的进士有来往的,但是没办法,听说清芷姑娘作为“自由艺人”回到宴月楼挂牌献艺,机会难得,他极想见见这位红遍大江南北的前任头牌名妓。
名妓嘛,规矩大,每晚只与一位宾客同桌共食,只饮一杯酒,要想成为当晚的幸运儿,就要为她填词一首,与名贴一起,放进侍女手捧的高足莲花碗中。
宁远侯作不出诗,细数京城里所有的纨绔膏粱,也就这位凌公子勉强能达到清芷姑娘的水准。
为什么不能提前找枪手作好背下来?因为每晚的词牌名不一样,当晚揭晓,当场填词,这也是规则之一。
当然,填词只是入场资格,高额的“缠头金”还需另付。
可叹这些慕名而来的文人骚客,嫌弃科举规矩多,却从不觉得清芷姑娘的规矩有什么问题,为了一堵芳颜,每晚都有不少人挖空心思,填词投帖。
席间一片莺声燕语,或清丽、或妖娆的姑娘们热情备至地为他们添酒布菜,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清芷姑娘的词牌名终于揭晓——《卜算子》。
“怀勉兄弟,怎么样,有把握吗?”宁远侯问。
怀勉兄弟再次微醺了,面颊浮起两片红晕,笑道:“尽力而为。”
他用侍女递上的纸笔挥毫泼墨,须臾间用潇洒不羁的狂草填好一篇《卜算子》,潇洒收笔,四下鼓掌叫好。
“好什么呀……”宁远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,他看到的分明是……
“好狗不挡道?”
“是‘好独观云起,幽林自往还’。”凌瑞道。
众人又是一片叫好声。
宁远侯看着满纸飞扬的字,字是漂亮字,可惜看不懂啊。
“怀勉兄这笔字已经远超大半宾客了。”众纨绔道。
宁远侯一想也是,便将自己的请帖并词作一起放进了莲花碗中。
一刻钟后,侍女传来落选的消息,堂倌殷勤地跑上来,对着宁远侯点头哈腰地表示歉意,请他再选“鲜果”单独服侍。
宁远侯大感败兴,但他请凌瑞来不是为了交恶的,也不敢有怪他的意思,只是对着的堂倌手里的清单一脸不悦。
凌瑞往那清单上一扫,原来是体态气质各异的女子,以生鲜瓜果命名,谓之“鲜果”。
见宁远侯兴致阑珊,堂倌又掏出另一份清单,上头的字每一个都认识,可惜连在一起就看不懂。
宁远侯更加烦躁:“讽刺我呢?”
堂倌点头哈腰:“就算借我三个胆子,也不敢讽刺您啊。”
“那你告诉我,这‘寂琴’为何物?”宁远侯道。
“‘欲将心事付瑶琴’,寂琴娘子虽目不能视,却心香玲珑、望而生怜,所谓月满则亏,几位娘子都是玉肌胜雪的尤物,少一双明眸反倒更惹人疼惜。”堂倌说得头头是道。
“盲女啊?”宁远侯皱皱眉:“没兴趣。”
堂倌又向他介绍其他类型的女子,像个兜售产品的摊贩。
话音未落,一名侍女入内,朝众人施礼:“清芷娘子请这位公子去房中一叙。”
四下哗然。
侍女指着的公子正是凌瑞,可惜这厮不胜酒力,趴在桌上醉成了一滩烂泥。
“扶凌公子起来。”侍女道。
便有一名侍女上前将凌瑞架了起来,凌瑞心头一紧,这人看似瘦弱,臂力却不小,像是练家子。
凌瑞被扶进一间套房,屋内陈设清雅,两面瑶窗洞开,素纱被雨水浸湿,临窗一张黑漆小几上摆放青瓷瓶,斜插着几枝荷叶荷苞,角落里一张半旧的焦尾琴,在素纱灯下泛着乌沉的光泽。
一名女子从内室走出,面无骄矜之色,通身清冷之气,鸭绿色的短领上衣露出一段白皙修长的脖颈,她约三十岁上下,如一株清雅的竹花,绽开最后的绚烂,却美的令人错不开眼。
凌瑞怔怔看了她半晌,缓缓吐出两个字:“真美。”
“奴家清芷,见过凌公子。”清芷屈膝,盈盈一礼。
凌瑞笑得像朵花,含含糊糊道:“姑娘说笑了,见我无须请旨。”
清芷姑娘又道:“公子,奴家名叫清芷。”
“你更无须鸣叫着请旨,那太失礼了。”凌瑞摆手道。
“……”
见他真得喝多了,清芷也不恼,笑着将他扶到食桌前坐好,面前是一桌新的席面,清芷斟了两杯酒,却不急着喝,将一盏铜炉搁在凌瑞面前,挖一勺褐色粉末倒进香炉,点燃,升起几缕青烟。
凌瑞醉眼迷离,只用鼻子找寻那道气味:“什么味道,有些甘甜?”
“奴家弹曲,必会焚香助兴,此物名为芙蓉香,提神解酒,可令通身欣快。”清芷道。
“也好,我喜欢听曲。”凌瑞含含糊糊,靠在椅背上。
窗外暴雨如注,清芷姑娘清冷的琴音如泣如诉,凌瑞从椅子上站起来,却因脚下虚浮又坐了下去,揭起面前錾花枝锡胎香炉的盖子,轻轻敲打,微启薄唇开口唱道:“月暗重楼,月暗重楼,独抱冰弦泪暗流。眼似秋星旧,心比莲心皱。”
清芷姑娘定定地看着他,从未见过有人逛窑子不作淫词艳曲,却感怀琴女悲苦的。
便听凌瑞接着唱道:“嗏!命薄怎个秋?风欺烛瘦,风欺灯瘦,且把《霓裳》唱透,唱不尽人间恨与愁……”
一曲终了,清芷竟停在那里,垂首叹息,眼前蒙着一层薄雾。
凌瑞也呆呆坐着,耷拉着眼睑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“姑娘何故选我?”凌瑞先开口问道。
“公子何出此言?”清芷反问。
“我那篇词,填得就是‘好狗不挡道’啊。”凌瑞言罢,端起面前的酒盅一饮而尽。
清芷唇角微微勾起,陪了一杯:“奴家从未见过公子这样的人。”
……
清芷姑娘的房间从不留人过夜,喝酒也只喝一杯,凌瑞跌跌撞撞,被人搀扶着回到包厢,席上的同伴已经喝得差不多了,见到他难免酸上几句,正合那句市井俗话:“不怕自己跌跟头,唯恐兄弟带乌纱”。
凌瑞走后,衣橱门被推开,原来内里别有洞天,是一个狭长的暗道。
一个面长无须的瘦高男人走进来,用带着黑手套的手摆弄着案台上的瓶瓶罐罐。
“清芷姑娘琴技了得,都把我听哭了。”男人笑道。
“请转告嘲风公子,此人与寻常的嫖客不一样,你们要当心。”清芷冷声道。
“呵,只唱了一曲就不一样了,姑娘游走欢场十数年,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啊。”男人道。
“正是见得多了,才比你们男人多知道些。不要以己度人,觉得所有男人都是流连花丛的色胚子,何况我已是半老徐娘,想靠我控制他,注定是败局。”
男人看着那张冰肌玉容的脸,嗤笑道:“我的姑娘啊,你到底是妄自菲薄,还是不情愿,找托词敷衍公子?”
“我丈夫在你手里,自然不会有别的想法,只是好心提醒一句罢了。”清芷将双手拢进衣袖,重新坐回凳子上。
“放心,你的亲亲丈夫好得很,绝没有人为难他。”男人打开白瓷瓶,放在鼻下嗅嗅:“公子自有更稳妥的办法——这个东西,初服者三五日就会神疲骨软,隔日不吸就会涕泪交加、百蚁噬心,断之两日发狂,七日暴毙。”
清芷闭目深吸一口气,他们正是用此物操控了她,不怕她给凌瑞的熏香掺假,因为她自己也要吸。
男人狞笑道:“染上这个东西,凌瑞就是一具行尸走肉,予取予夺的可怜虫,他爹就这么一个儿子,失而复得,金贵的像眼珠子,有了凌瑞在手,还怕凌砚不俯首帖耳吗?”
……
凌砚才上任才两个多月,凌瑞整个人便堕落成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。
人们都以此为例教育自家的子弟:“足见进取是一场违逆人性的苦修,堕落才是顺遂欲望的捷径。做人啊,想要向上走,就要咬紧牙关攀登一辈子,想沉沦却只需松松手,顷刻间就能一坠千里。”
如此过去两三日,不但陈琰骂人,连陆阁老也忍不住出面劝诫,他们难以想象,再过两三年,凌砚回来看到这样的儿子,该是何等的痛心疾首。
平安去内阁的值房交功课,恰听见陆阁老的签押房里传出老爹的声音。
他扒着门框探头探脑,王阁老还训他“好察迩言,乐闻闲事”,不是君子所为。
平安却说: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,读书也要常闻外事嘛。”
王阁老瞪他一眼:“跟谁学得这般贫嘴饶舌。”
却听吱呀一声,陆阁老的房门打开,凌瑞黑着脸从里面走出来,脚底虚浮,险些踩空台阶摔下来。
平安好心跑过去扶他:“小师兄,出什么事了?”
凌瑞振臂一甩,将平安推得一个踉跄,见他跌坐在地上,头也不回地离开了。
王阁老从值房出来,忙将他扶起问:“摔着哪里没有?”
平安一脸呆滞地摇头,迅速将凌瑞塞给他的纸包拢进袖子。
第158章 外事发突然,平安握着……
外事发突然,平安握着手里的纸包,以最快速度跑出宫门,来到吏部找二师祖。
好巧不巧,二师祖进宫去了。
他又火速跑去太医院找清儿。
清儿正在太医学一个空置的厢房,给一只伤口反复感染的野狗做清创手术,用生理盐水冲洗、缝合。
“什么事?跑得这么急?”清儿一边问,手下不停。
平安将门窗关紧,低声在她耳边将他所知道的事大致说了一遍,然后拿出纸包。
清儿缝完最后一针,脱下羊皮手套,洗净双手,用干净的帕子擦干脸上的汗,打开纸包,里面竟是一撮浅褐色粉末,还有一张叠成拇指大小的纸片,纸片上画着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子,背面画得是一套宅院景物,十分隐晦。
清儿拿起来嗅嗅,是一股浓烈的苦香,如一碗烧焦的糖,甜中带着微微的臭味,她基本有了判断,又用指尖蘸取一点在舌尖轻触。
平安尖叫一声:“快吐出来,吐出来!”
清儿拿水漱口,宽慰他说:“放心。”
平安吓得两手哆嗦。
清儿道:“国初一本医书上记载,海外诸国并西域产有一药,名叫‘合浦融’,可以兴助阳事,壮精,益元气。但有毒,连吸三到五日成瘾,一旦停止吸食,就会如百蚁钻心,痛不欲生。后来朝廷严禁此药制作贩卖,加之海禁,市面上几乎是销声匿迹了。”
平安问:“既然已经绝迹了,你怎会知道它的味道?”
“是药三分毒,只要用法得当,合浦融是可以治病的,太医院的药田里还有少量种植,李院判带我们去看过。”沈清儿道。
难得今日做东的不是凌公子,而是一身锦衣华服的宁远侯——庄妃娘娘的弟弟。
他被亲爹打得几个月下不了床,如今腿长好了,又开始呼朋引伴,流连欢场。
他本是不屑与凌瑞这种酸溜溜的进士有来往的,但是没办法,听说清芷姑娘作为“自由艺人”回到宴月楼挂牌献艺,机会难得,他极想见见这位红遍大江南北的前任头牌名妓。
名妓嘛,规矩大,每晚只与一位宾客同桌共食,只饮一杯酒,要想成为当晚的幸运儿,就要为她填词一首,与名贴一起,放进侍女手捧的高足莲花碗中。
宁远侯作不出诗,细数京城里所有的纨绔膏粱,也就这位凌公子勉强能达到清芷姑娘的水准。
为什么不能提前找枪手作好背下来?因为每晚的词牌名不一样,当晚揭晓,当场填词,这也是规则之一。
当然,填词只是入场资格,高额的“缠头金”还需另付。
可叹这些慕名而来的文人骚客,嫌弃科举规矩多,却从不觉得清芷姑娘的规矩有什么问题,为了一堵芳颜,每晚都有不少人挖空心思,填词投帖。
席间一片莺声燕语,或清丽、或妖娆的姑娘们热情备至地为他们添酒布菜,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清芷姑娘的词牌名终于揭晓——《卜算子》。
“怀勉兄弟,怎么样,有把握吗?”宁远侯问。
怀勉兄弟再次微醺了,面颊浮起两片红晕,笑道:“尽力而为。”
他用侍女递上的纸笔挥毫泼墨,须臾间用潇洒不羁的狂草填好一篇《卜算子》,潇洒收笔,四下鼓掌叫好。
“好什么呀……”宁远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,他看到的分明是……
“好狗不挡道?”
“是‘好独观云起,幽林自往还’。”凌瑞道。
众人又是一片叫好声。
宁远侯看着满纸飞扬的字,字是漂亮字,可惜看不懂啊。
“怀勉兄这笔字已经远超大半宾客了。”众纨绔道。
宁远侯一想也是,便将自己的请帖并词作一起放进了莲花碗中。
一刻钟后,侍女传来落选的消息,堂倌殷勤地跑上来,对着宁远侯点头哈腰地表示歉意,请他再选“鲜果”单独服侍。
宁远侯大感败兴,但他请凌瑞来不是为了交恶的,也不敢有怪他的意思,只是对着的堂倌手里的清单一脸不悦。
凌瑞往那清单上一扫,原来是体态气质各异的女子,以生鲜瓜果命名,谓之“鲜果”。
见宁远侯兴致阑珊,堂倌又掏出另一份清单,上头的字每一个都认识,可惜连在一起就看不懂。
宁远侯更加烦躁:“讽刺我呢?”
堂倌点头哈腰:“就算借我三个胆子,也不敢讽刺您啊。”
“那你告诉我,这‘寂琴’为何物?”宁远侯道。
“‘欲将心事付瑶琴’,寂琴娘子虽目不能视,却心香玲珑、望而生怜,所谓月满则亏,几位娘子都是玉肌胜雪的尤物,少一双明眸反倒更惹人疼惜。”堂倌说得头头是道。
“盲女啊?”宁远侯皱皱眉:“没兴趣。”
堂倌又向他介绍其他类型的女子,像个兜售产品的摊贩。
话音未落,一名侍女入内,朝众人施礼:“清芷娘子请这位公子去房中一叙。”
四下哗然。
侍女指着的公子正是凌瑞,可惜这厮不胜酒力,趴在桌上醉成了一滩烂泥。
“扶凌公子起来。”侍女道。
便有一名侍女上前将凌瑞架了起来,凌瑞心头一紧,这人看似瘦弱,臂力却不小,像是练家子。
凌瑞被扶进一间套房,屋内陈设清雅,两面瑶窗洞开,素纱被雨水浸湿,临窗一张黑漆小几上摆放青瓷瓶,斜插着几枝荷叶荷苞,角落里一张半旧的焦尾琴,在素纱灯下泛着乌沉的光泽。
一名女子从内室走出,面无骄矜之色,通身清冷之气,鸭绿色的短领上衣露出一段白皙修长的脖颈,她约三十岁上下,如一株清雅的竹花,绽开最后的绚烂,却美的令人错不开眼。
凌瑞怔怔看了她半晌,缓缓吐出两个字:“真美。”
“奴家清芷,见过凌公子。”清芷屈膝,盈盈一礼。
凌瑞笑得像朵花,含含糊糊道:“姑娘说笑了,见我无须请旨。”
清芷姑娘又道:“公子,奴家名叫清芷。”
“你更无须鸣叫着请旨,那太失礼了。”凌瑞摆手道。
“……”
见他真得喝多了,清芷也不恼,笑着将他扶到食桌前坐好,面前是一桌新的席面,清芷斟了两杯酒,却不急着喝,将一盏铜炉搁在凌瑞面前,挖一勺褐色粉末倒进香炉,点燃,升起几缕青烟。
凌瑞醉眼迷离,只用鼻子找寻那道气味:“什么味道,有些甘甜?”
“奴家弹曲,必会焚香助兴,此物名为芙蓉香,提神解酒,可令通身欣快。”清芷道。
“也好,我喜欢听曲。”凌瑞含含糊糊,靠在椅背上。
窗外暴雨如注,清芷姑娘清冷的琴音如泣如诉,凌瑞从椅子上站起来,却因脚下虚浮又坐了下去,揭起面前錾花枝锡胎香炉的盖子,轻轻敲打,微启薄唇开口唱道:“月暗重楼,月暗重楼,独抱冰弦泪暗流。眼似秋星旧,心比莲心皱。”
清芷姑娘定定地看着他,从未见过有人逛窑子不作淫词艳曲,却感怀琴女悲苦的。
便听凌瑞接着唱道:“嗏!命薄怎个秋?风欺烛瘦,风欺灯瘦,且把《霓裳》唱透,唱不尽人间恨与愁……”
一曲终了,清芷竟停在那里,垂首叹息,眼前蒙着一层薄雾。
凌瑞也呆呆坐着,耷拉着眼睑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“姑娘何故选我?”凌瑞先开口问道。
“公子何出此言?”清芷反问。
“我那篇词,填得就是‘好狗不挡道’啊。”凌瑞言罢,端起面前的酒盅一饮而尽。
清芷唇角微微勾起,陪了一杯:“奴家从未见过公子这样的人。”
……
清芷姑娘的房间从不留人过夜,喝酒也只喝一杯,凌瑞跌跌撞撞,被人搀扶着回到包厢,席上的同伴已经喝得差不多了,见到他难免酸上几句,正合那句市井俗话:“不怕自己跌跟头,唯恐兄弟带乌纱”。
凌瑞走后,衣橱门被推开,原来内里别有洞天,是一个狭长的暗道。
一个面长无须的瘦高男人走进来,用带着黑手套的手摆弄着案台上的瓶瓶罐罐。
“清芷姑娘琴技了得,都把我听哭了。”男人笑道。
“请转告嘲风公子,此人与寻常的嫖客不一样,你们要当心。”清芷冷声道。
“呵,只唱了一曲就不一样了,姑娘游走欢场十数年,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啊。”男人道。
“正是见得多了,才比你们男人多知道些。不要以己度人,觉得所有男人都是流连花丛的色胚子,何况我已是半老徐娘,想靠我控制他,注定是败局。”
男人看着那张冰肌玉容的脸,嗤笑道:“我的姑娘啊,你到底是妄自菲薄,还是不情愿,找托词敷衍公子?”
“我丈夫在你手里,自然不会有别的想法,只是好心提醒一句罢了。”清芷将双手拢进衣袖,重新坐回凳子上。
“放心,你的亲亲丈夫好得很,绝没有人为难他。”男人打开白瓷瓶,放在鼻下嗅嗅:“公子自有更稳妥的办法——这个东西,初服者三五日就会神疲骨软,隔日不吸就会涕泪交加、百蚁噬心,断之两日发狂,七日暴毙。”
清芷闭目深吸一口气,他们正是用此物操控了她,不怕她给凌瑞的熏香掺假,因为她自己也要吸。
男人狞笑道:“染上这个东西,凌瑞就是一具行尸走肉,予取予夺的可怜虫,他爹就这么一个儿子,失而复得,金贵的像眼珠子,有了凌瑞在手,还怕凌砚不俯首帖耳吗?”
……
凌砚才上任才两个多月,凌瑞整个人便堕落成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。
人们都以此为例教育自家的子弟:“足见进取是一场违逆人性的苦修,堕落才是顺遂欲望的捷径。做人啊,想要向上走,就要咬紧牙关攀登一辈子,想沉沦却只需松松手,顷刻间就能一坠千里。”
如此过去两三日,不但陈琰骂人,连陆阁老也忍不住出面劝诫,他们难以想象,再过两三年,凌砚回来看到这样的儿子,该是何等的痛心疾首。
平安去内阁的值房交功课,恰听见陆阁老的签押房里传出老爹的声音。
他扒着门框探头探脑,王阁老还训他“好察迩言,乐闻闲事”,不是君子所为。
平安却说: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,读书也要常闻外事嘛。”
王阁老瞪他一眼:“跟谁学得这般贫嘴饶舌。”
却听吱呀一声,陆阁老的房门打开,凌瑞黑着脸从里面走出来,脚底虚浮,险些踩空台阶摔下来。
平安好心跑过去扶他:“小师兄,出什么事了?”
凌瑞振臂一甩,将平安推得一个踉跄,见他跌坐在地上,头也不回地离开了。
王阁老从值房出来,忙将他扶起问:“摔着哪里没有?”
平安一脸呆滞地摇头,迅速将凌瑞塞给他的纸包拢进袖子。
第158章 外事发突然,平安握着……
外事发突然,平安握着手里的纸包,以最快速度跑出宫门,来到吏部找二师祖。
好巧不巧,二师祖进宫去了。
他又火速跑去太医院找清儿。
清儿正在太医学一个空置的厢房,给一只伤口反复感染的野狗做清创手术,用生理盐水冲洗、缝合。
“什么事?跑得这么急?”清儿一边问,手下不停。
平安将门窗关紧,低声在她耳边将他所知道的事大致说了一遍,然后拿出纸包。
清儿缝完最后一针,脱下羊皮手套,洗净双手,用干净的帕子擦干脸上的汗,打开纸包,里面竟是一撮浅褐色粉末,还有一张叠成拇指大小的纸片,纸片上画着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子,背面画得是一套宅院景物,十分隐晦。
清儿拿起来嗅嗅,是一股浓烈的苦香,如一碗烧焦的糖,甜中带着微微的臭味,她基本有了判断,又用指尖蘸取一点在舌尖轻触。
平安尖叫一声:“快吐出来,吐出来!”
清儿拿水漱口,宽慰他说:“放心。”
平安吓得两手哆嗦。
清儿道:“国初一本医书上记载,海外诸国并西域产有一药,名叫‘合浦融’,可以兴助阳事,壮精,益元气。但有毒,连吸三到五日成瘾,一旦停止吸食,就会如百蚁钻心,痛不欲生。后来朝廷严禁此药制作贩卖,加之海禁,市面上几乎是销声匿迹了。”
平安问:“既然已经绝迹了,你怎会知道它的味道?”
“是药三分毒,只要用法得当,合浦融是可以治病的,太医院的药田里还有少量种植,李院判带我们去看过。”沈清儿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