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你至星辰 第100节
被逼到绝路,沈天昀也没指责过父亲和本家一句不是。
既然外面的路被堵死,他索性与妻子一起,凭借傲人的成绩一路攻读至博士,最后双双受邀留校,做了沈老家主鞭长莫及的大学老师。
于是昔日锦衣玉食的富贵公子,渐渐习惯了柴米油盐和粗茶淡饭,甚至因为妻子体弱,他还包揽了大部分家务,乐在其中地主外又主内,洗手为妻儿做羹汤。
而那个曾被沈老家主诋毁为“心机深沉”,“不知感恩”,妄图“攀龙附凤”的贫女,竟也从未对那没有体验过一天的豪门少奶奶生活流露出向往。
后来沈羡之出生,得知这是个健康的男孩儿,沈老家主强硬的态度其实已然松动。
他托人传话给沈天昀,只要他肯认错回家,就可以接纳沈羡之作为长子长孙,至于沈羡之的母亲,他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默许沈天昀养在外面做外室。
但沈天昀夫妇却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,笑过后只让传话的人回去告诉沈老家主,他们很满意当下的生活,不打算做出任何改变。
至于他们的孩子,更不稀罕当什么长子长孙,就这样无忧无虑地长大,将来成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和所爱之人幸福的普通人,他们便心满意足。
彼时,包括贺云昇的大哥和关峻桓的父亲在内,一些与沈天昀同辈的豪门子弟已经陆续从父辈手中接过权柄,开始执掌家族事业。
拥有了更多话语权,他们不禁重新审视起了沈天昀的选择。
虽自忖易地处之,他们并不会这样做,但较之老一辈,他们到底多了理解和尊重,偶尔也会在私下感叹,沈天昀当年敢踏出那一步,确实算是挺有勇气。
不过此事毕竟被沈老家主视为讳莫如深的家丑,沈天昀又已经淡出上流圈,也鲜少有人会主动向自己的小辈提及这些。
直到沈羡之十岁那年,沈天昀因一场意外骤然离世,而沈羡之这个九岁就考入帝京顶尖高中的神童,还是被沈老家主贴上长子长孙的名分,认回了沈家。
关峻桓说沈羡之比起他的父母,更像沈家人的原因便是如此。
按照关峻桓从自己父亲那里听来的说法,当年的沈天昀夫妇,相爱就是相爱。
沈天昀认准沈羡之的母亲便从未动摇,而他的母亲,虽然出身寒微,也没有因为门第之差而自轻自贱,患得患失地认为是自己拖累了沈天昀。
反观如今的沈羡之,打着为季沐子好的旗号,所做之事却全然不顾季沐子的心意,无论季沐子怎样坚定地选择他,都固执地认定自己不配。
如此一意孤行的偏执和控制欲,可不是更像当年笃定自己是在“为儿子好”,就说什么都要强拆鸳鸯的沈老家主?
贺云昇再同沈羡之交好,此刻也不得不承认关峻桓所言确有几分道理,便话顿了下,半晌,才低声为挚友辩解一句。
“阿羡经历的不幸太多,在他的认知里,自己好像一直在错,季沐子是他人生中仅存的一方净土,所以哪怕有一丝一毫将不幸带给她的风险,他也不敢赌。”
毕竟一直单方面将沈羡之视作情敌,对于沈羡之,关峻桓心中总存着几分胜负欲。
这会儿经贺云昇提醒,他也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确实刻薄了些,便轻咳一声,含着丝找补意味。
“我也不是那个意思,不过同样的境地,他母亲的确比他能扛,他还有季沐子,他母亲当年可是什么都没了,也没说要寻死腻活,如果不是沈老爷子……”
关峻桓所言其实触及了一些他私下里查探到的事情,他自觉既然已经同贺云昇点明了对沈羡之的关注,就没什么必要继续遮掩。
不料他话音落下,电话那端却陷入了好一阵沉默,约莫半分钟过去,贺云昇的声音才再次响起,带着些严阵以待的困惑。
“他母亲当年……不正是因为承受不住丧子之痛的沉重打击,才万念俱灰,最终熬干了身体吗?怎么还牵扯到沈老爷子……你这些消息,是从哪里听来的?”
当年种种,贺云昇记得清清楚楚。
所有人都以为沈羡之客死异国他乡的那大半年,贺云昇唯恐沈家人再对无所依傍的沈母发难,第一时间将她转移到了自己的一处私人别墅里。
除了沈羡之很早便安排过去,贴身照顾她多年的那位保姆,但凡可能牵扯到沈家的物件,他都没让她带走。
后来更是他亲眼看着沈母的心事日渐沉重,本就衰弱的病体也一日较一日清减。
最终在一个寂静的深夜,因为身体虚弱到了极致,没能扛住突发的心力衰竭,猝然长逝于睡梦中。
贺云昇虽年长沈羡之一辈,但为沈母办理丧事的时候,却是以孝子的规格,代沈羡之送了沈母最后一程。
这也正是沈羡之最为封闭自己的那几年,仍然没有断掉与贺云昇联系的原因。
哪怕自己都要活不起了,也毫不吝啬地出力帮贺云昇接稳贺家主事的位置。
贺老爷子和贺老夫人至今健在,贺家小九爷这双膝盖,可是除了自己的列祖列宗,就只跪过他的母亲。
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人情债,而是和面对季沐子时一样,沈羡之遍尝人间冷暖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若得他人毫无保留地真心只待,该是多么难得。
只是听闻贺云昇质疑,关峻桓也很懵。
由于他对自己这边查到的事情确信无疑,下意识的反应竟是贺云昇顾及逝者已逝,事情毕竟过去了那么久,不愿再提上一辈的恩怨是非。
可他转念一想,贺云昇为人向来喜恶分明,极少有人因为原则性问题惹了他,却还能被他轻轻放过。
更何况如今沈羡之本人都懒得再理沈老爷子的临终遗咐,贺云昇着实既没有理由,也没有必要再装这个糊涂。
一个极其离谱的念头在关峻桓脑中汇聚成型,令他头皮一阵发麻,声音不自觉地压低,试探着问。
“你和沈羡之……该不会至今都不知道,沈老爷子买通过他母亲的贴身保姆吧?”
贺云昇心中一凛,本就偏沉的声线骤然绷紧,质感冷硬:“这可不是能开玩笑的事,我再和你确认一次,你究竟是从什么渠道得来的消息?”
“没有经过任何道听途说,就是我自己查到的。”
关峻桓听闻贺云昇的反应,那个他从未设想过的猜测被瞬间砸实,他深吸一口气,给出了无比笃定的答复。
“正值你为沈羡之的母亲操办后事的时候,保姆将她自己正在读高中的儿子送出了国,我直觉你那时应该没心思安置她,就好信儿查了下她的资金来源。”
结果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,策划这一切的,正是当时也身患重病,被医生诊断最多只剩一年寿命的沈老爷子。
并非沈羡之识人不清,一番挑选,反倒在母亲身边安放了见利忘义,早已与沈家暗中勾结之人。
实在是沈老家主手段狠绝,他掐准了保姆同样是单亲母亲,相依为命的儿子就是她的命脉,便只给了保姆两个选择:
其一就是她收下那份足以她培养儿子成才,令他们母子二人改命换运的巨款,帮他换掉沈母一直服用的,保护心脉的药物。
其二若是她敬酒不吃吃罚酒,仍念沈羡之母子待她不薄的恩情,那么她和她儿子之后会遭遇什么,沈老家主就“不便明说”了。
保姆又能怎么选择?
沈家人能有多狠,她也是刚刚见证过一切的亲历者。
连那个有本事极了的沈小先生,都悄无声息地被亲叔叔们害死在了国外。
拒绝沈老家主的后果,她承担不起。
“妈的!”
贺云昇从齿缝里挤出这两个字,声音里淬着刻骨的恨和冷。
“阿羡可是他的亲孙子,才被他的逆子们害死,尸骨未寒。别人都是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,他倒好,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,就不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!”
关峻桓虽然眼红沈羡之的能力手腕,此刻也不得不承认,沈羡之强是真强,惨也是真惨。
“他拿沈羡之当过亲孙子吗,让沈羡之掌家,分明是为了给他的好大儿好大孙们找个能长期吸血的血包,只怪那几个蠢货连这点都看不穿,直接杀鸡取卵。”
沈廷琛只道沈羡之不满二十岁就被沈老家主指定为继承人,夺走了他家里家外,作为沈家长子长孙的一切光环。
却从来不曾想,在沈羡之力挽狂澜之前,他的父亲和叔叔们早已将沈老家主积攒的资产和声誉败去大半。
后来沈家得以重拾荣光,外界愿意再将生意拿去同沈家做,认的也只是沈羡之,根本不是他们沈家的其他人。
沈老家主表面上给了沈羡之长孙的名分和继承人的位置,可自从认回沈羡之,甚至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。
反倒是沈廷琛自己和其他弟弟妹妹们,每一年都拿着沈羡之赚来的钱大操大办,背地里还要抱怨自己得到的,不过是沈羡之指缝里漏下来的残羹冷炙。
“也是……”
贺云昇的语调透着入骨的讽,修长的手指扣紧手机,指节泛白。
“沈天昀死了,阿羡死了,他也要死了,他的确可能不愿放云姨独活。是我和阿羡疏忽了,当年我料理完云姨的后事不久,阿羡就获救回了国。”
说着,他顿了顿,声音愈发沉。
“再之后我忙着保阿羡的命,他忙着和沈家人拼命,我们都想当然地以为,是云姨觉察到自己可能熬不住了,念那保姆跟随她多年,才提前做了些安排。”
纵使不合时宜,关峻桓还是感到一阵无语。
“你和沈羡之能不能停止把他自己的心境投射到他母亲身上,沈老爷子必须让他母亲死在自己前面,可不仅是为了临死再拉个人当垫背。”
贺云昇紧锁的眉头微微一动,像是经由关峻桓的提醒,突然捕捉到了一线灵光:“你还查到了什么?”
关峻桓没能立刻跟上他的思路,只不加保留地如实相告。
“他母亲还是个小镇贫女的时候,就没怵过沈老爷子和沈家,本就不是什么弱女子,为母只会更刚,怎么可能在儿子惨死后忍气吞声,放任凶手逍遥法外?”
沈羡之的母亲江挽云,不仅曾是京华大学的法学系教授,更是诉讼法学方向九位正教授中的唯一一位女性。
一旦沈羡之的叔叔们部署整件事时有所遗漏,被她沿着蛛丝马迹抽丝剥茧,她绝对有能力将事情闹大,至少也可以从沈家身上狠狠撕下一块肉来。
贺云昇听得心惊,过往的碎片拼凑完整,他终于想通了当年的真相。
“原来如此,云姨她是已经掌握了关键证据,才被沈家那老混蛋灭口的!为了保他的家业和几个逆子,他威逼保姆,杀了云姨。”
……
这血淋淋的真相无疑是一场惨烈至极的悲剧,可之于此时的贺云昇而言,又可能成为一根续接沈羡之求生欲的救命稻草。
——你看,你母亲是被你爷爷害死的,她至死都想为你讨回公道,所以你不能死,得完成她的未尽之事,让所有做恶的人血债血偿,还原事情的全部真相。
为此,贺云昇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查清了当年那位保姆的下落,作为重要的从犯和关键证人,他需要她亲口供认自己的罪行。
不得不说,这件事落实起来,倒是比贺云昇预想的容易很多。
虽然她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在国外拿了绿卡,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,但保姆本人却没有留在儿子身边享福。
而是独自一人又回到了国内,如今就在帝京郊区一座香火不算旺盛的古寺里,做着长期义工。
贺云昇找到她的时候,她正跪在正殿的蒲团上,双手捧着一卷经书,对着那尊端坐于斑驳莲台之上的佛像。
佛像的金漆早已剥落多处,露出底下暗哑的泥胎,佛足下的供桌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。
供桌上,三支檀香静静燃烧,青烟袅袅,缭绕佛身,如同她无处遁逃的罪愆,盘旋不去。
而她神色木然地低眉念诵,每一句都干涩得如同砂砾入喉。
保姆也是苦出身,儿子八岁那年,在工地做建筑工的丈夫就意外从脚手架上跌落身亡,留下他们孤儿寡母,几乎断绝了经济来源。
所幸保姆勤快肯干,丈夫过世后她做过服务员,做过帮厨,做过保洁……经人推荐到沈羡之面前时,她正在一家健康疗养中心做护工。
待她通过考核,正式受雇于沈羡之,成了他母亲的保姆,小到支付给她远超市价的优渥工资,大到为她儿子办帝京高中的借读,她着实承了这对母子不少恩。
“我佛慈悲,不求你宽恕我的罪孽,但求你保佑夫人和小先生早登极乐,来生顺遂。”
正如她虔诚祷告的那样,她又回到这里,无非是为了赎自己的罪。
她并不知道沈羡之后来的“死而复生”,但在抬眼认出贺云昇之后,瞬间明白了他的来意。
她清楚自己声薄力微,上流圈里的那些人个个手眼通天,如果贸然暴露,让自己掌握的东西所托非人,那么不仅会连累儿子,更会致使当年的真相永远尘封。
所以她才一直等,等一个时隔多年,仍然记得那笔血债,并且有能力,有意愿代替沈羡之母子将其清算的人。
现在她终于等到了,于是便缓缓起身,仿佛卸下了一个背负多年的沉重包袱,步履带着尘埃落定的平静,主动向贺云昇迎去。
既然外面的路被堵死,他索性与妻子一起,凭借傲人的成绩一路攻读至博士,最后双双受邀留校,做了沈老家主鞭长莫及的大学老师。
于是昔日锦衣玉食的富贵公子,渐渐习惯了柴米油盐和粗茶淡饭,甚至因为妻子体弱,他还包揽了大部分家务,乐在其中地主外又主内,洗手为妻儿做羹汤。
而那个曾被沈老家主诋毁为“心机深沉”,“不知感恩”,妄图“攀龙附凤”的贫女,竟也从未对那没有体验过一天的豪门少奶奶生活流露出向往。
后来沈羡之出生,得知这是个健康的男孩儿,沈老家主强硬的态度其实已然松动。
他托人传话给沈天昀,只要他肯认错回家,就可以接纳沈羡之作为长子长孙,至于沈羡之的母亲,他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默许沈天昀养在外面做外室。
但沈天昀夫妇却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,笑过后只让传话的人回去告诉沈老家主,他们很满意当下的生活,不打算做出任何改变。
至于他们的孩子,更不稀罕当什么长子长孙,就这样无忧无虑地长大,将来成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和所爱之人幸福的普通人,他们便心满意足。
彼时,包括贺云昇的大哥和关峻桓的父亲在内,一些与沈天昀同辈的豪门子弟已经陆续从父辈手中接过权柄,开始执掌家族事业。
拥有了更多话语权,他们不禁重新审视起了沈天昀的选择。
虽自忖易地处之,他们并不会这样做,但较之老一辈,他们到底多了理解和尊重,偶尔也会在私下感叹,沈天昀当年敢踏出那一步,确实算是挺有勇气。
不过此事毕竟被沈老家主视为讳莫如深的家丑,沈天昀又已经淡出上流圈,也鲜少有人会主动向自己的小辈提及这些。
直到沈羡之十岁那年,沈天昀因一场意外骤然离世,而沈羡之这个九岁就考入帝京顶尖高中的神童,还是被沈老家主贴上长子长孙的名分,认回了沈家。
关峻桓说沈羡之比起他的父母,更像沈家人的原因便是如此。
按照关峻桓从自己父亲那里听来的说法,当年的沈天昀夫妇,相爱就是相爱。
沈天昀认准沈羡之的母亲便从未动摇,而他的母亲,虽然出身寒微,也没有因为门第之差而自轻自贱,患得患失地认为是自己拖累了沈天昀。
反观如今的沈羡之,打着为季沐子好的旗号,所做之事却全然不顾季沐子的心意,无论季沐子怎样坚定地选择他,都固执地认定自己不配。
如此一意孤行的偏执和控制欲,可不是更像当年笃定自己是在“为儿子好”,就说什么都要强拆鸳鸯的沈老家主?
贺云昇再同沈羡之交好,此刻也不得不承认关峻桓所言确有几分道理,便话顿了下,半晌,才低声为挚友辩解一句。
“阿羡经历的不幸太多,在他的认知里,自己好像一直在错,季沐子是他人生中仅存的一方净土,所以哪怕有一丝一毫将不幸带给她的风险,他也不敢赌。”
毕竟一直单方面将沈羡之视作情敌,对于沈羡之,关峻桓心中总存着几分胜负欲。
这会儿经贺云昇提醒,他也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确实刻薄了些,便轻咳一声,含着丝找补意味。
“我也不是那个意思,不过同样的境地,他母亲的确比他能扛,他还有季沐子,他母亲当年可是什么都没了,也没说要寻死腻活,如果不是沈老爷子……”
关峻桓所言其实触及了一些他私下里查探到的事情,他自觉既然已经同贺云昇点明了对沈羡之的关注,就没什么必要继续遮掩。
不料他话音落下,电话那端却陷入了好一阵沉默,约莫半分钟过去,贺云昇的声音才再次响起,带着些严阵以待的困惑。
“他母亲当年……不正是因为承受不住丧子之痛的沉重打击,才万念俱灰,最终熬干了身体吗?怎么还牵扯到沈老爷子……你这些消息,是从哪里听来的?”
当年种种,贺云昇记得清清楚楚。
所有人都以为沈羡之客死异国他乡的那大半年,贺云昇唯恐沈家人再对无所依傍的沈母发难,第一时间将她转移到了自己的一处私人别墅里。
除了沈羡之很早便安排过去,贴身照顾她多年的那位保姆,但凡可能牵扯到沈家的物件,他都没让她带走。
后来更是他亲眼看着沈母的心事日渐沉重,本就衰弱的病体也一日较一日清减。
最终在一个寂静的深夜,因为身体虚弱到了极致,没能扛住突发的心力衰竭,猝然长逝于睡梦中。
贺云昇虽年长沈羡之一辈,但为沈母办理丧事的时候,却是以孝子的规格,代沈羡之送了沈母最后一程。
这也正是沈羡之最为封闭自己的那几年,仍然没有断掉与贺云昇联系的原因。
哪怕自己都要活不起了,也毫不吝啬地出力帮贺云昇接稳贺家主事的位置。
贺老爷子和贺老夫人至今健在,贺家小九爷这双膝盖,可是除了自己的列祖列宗,就只跪过他的母亲。
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人情债,而是和面对季沐子时一样,沈羡之遍尝人间冷暖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若得他人毫无保留地真心只待,该是多么难得。
只是听闻贺云昇质疑,关峻桓也很懵。
由于他对自己这边查到的事情确信无疑,下意识的反应竟是贺云昇顾及逝者已逝,事情毕竟过去了那么久,不愿再提上一辈的恩怨是非。
可他转念一想,贺云昇为人向来喜恶分明,极少有人因为原则性问题惹了他,却还能被他轻轻放过。
更何况如今沈羡之本人都懒得再理沈老爷子的临终遗咐,贺云昇着实既没有理由,也没有必要再装这个糊涂。
一个极其离谱的念头在关峻桓脑中汇聚成型,令他头皮一阵发麻,声音不自觉地压低,试探着问。
“你和沈羡之……该不会至今都不知道,沈老爷子买通过他母亲的贴身保姆吧?”
贺云昇心中一凛,本就偏沉的声线骤然绷紧,质感冷硬:“这可不是能开玩笑的事,我再和你确认一次,你究竟是从什么渠道得来的消息?”
“没有经过任何道听途说,就是我自己查到的。”
关峻桓听闻贺云昇的反应,那个他从未设想过的猜测被瞬间砸实,他深吸一口气,给出了无比笃定的答复。
“正值你为沈羡之的母亲操办后事的时候,保姆将她自己正在读高中的儿子送出了国,我直觉你那时应该没心思安置她,就好信儿查了下她的资金来源。”
结果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,策划这一切的,正是当时也身患重病,被医生诊断最多只剩一年寿命的沈老爷子。
并非沈羡之识人不清,一番挑选,反倒在母亲身边安放了见利忘义,早已与沈家暗中勾结之人。
实在是沈老家主手段狠绝,他掐准了保姆同样是单亲母亲,相依为命的儿子就是她的命脉,便只给了保姆两个选择:
其一就是她收下那份足以她培养儿子成才,令他们母子二人改命换运的巨款,帮他换掉沈母一直服用的,保护心脉的药物。
其二若是她敬酒不吃吃罚酒,仍念沈羡之母子待她不薄的恩情,那么她和她儿子之后会遭遇什么,沈老家主就“不便明说”了。
保姆又能怎么选择?
沈家人能有多狠,她也是刚刚见证过一切的亲历者。
连那个有本事极了的沈小先生,都悄无声息地被亲叔叔们害死在了国外。
拒绝沈老家主的后果,她承担不起。
“妈的!”
贺云昇从齿缝里挤出这两个字,声音里淬着刻骨的恨和冷。
“阿羡可是他的亲孙子,才被他的逆子们害死,尸骨未寒。别人都是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,他倒好,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,就不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!”
关峻桓虽然眼红沈羡之的能力手腕,此刻也不得不承认,沈羡之强是真强,惨也是真惨。
“他拿沈羡之当过亲孙子吗,让沈羡之掌家,分明是为了给他的好大儿好大孙们找个能长期吸血的血包,只怪那几个蠢货连这点都看不穿,直接杀鸡取卵。”
沈廷琛只道沈羡之不满二十岁就被沈老家主指定为继承人,夺走了他家里家外,作为沈家长子长孙的一切光环。
却从来不曾想,在沈羡之力挽狂澜之前,他的父亲和叔叔们早已将沈老家主积攒的资产和声誉败去大半。
后来沈家得以重拾荣光,外界愿意再将生意拿去同沈家做,认的也只是沈羡之,根本不是他们沈家的其他人。
沈老家主表面上给了沈羡之长孙的名分和继承人的位置,可自从认回沈羡之,甚至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。
反倒是沈廷琛自己和其他弟弟妹妹们,每一年都拿着沈羡之赚来的钱大操大办,背地里还要抱怨自己得到的,不过是沈羡之指缝里漏下来的残羹冷炙。
“也是……”
贺云昇的语调透着入骨的讽,修长的手指扣紧手机,指节泛白。
“沈天昀死了,阿羡死了,他也要死了,他的确可能不愿放云姨独活。是我和阿羡疏忽了,当年我料理完云姨的后事不久,阿羡就获救回了国。”
说着,他顿了顿,声音愈发沉。
“再之后我忙着保阿羡的命,他忙着和沈家人拼命,我们都想当然地以为,是云姨觉察到自己可能熬不住了,念那保姆跟随她多年,才提前做了些安排。”
纵使不合时宜,关峻桓还是感到一阵无语。
“你和沈羡之能不能停止把他自己的心境投射到他母亲身上,沈老爷子必须让他母亲死在自己前面,可不仅是为了临死再拉个人当垫背。”
贺云昇紧锁的眉头微微一动,像是经由关峻桓的提醒,突然捕捉到了一线灵光:“你还查到了什么?”
关峻桓没能立刻跟上他的思路,只不加保留地如实相告。
“他母亲还是个小镇贫女的时候,就没怵过沈老爷子和沈家,本就不是什么弱女子,为母只会更刚,怎么可能在儿子惨死后忍气吞声,放任凶手逍遥法外?”
沈羡之的母亲江挽云,不仅曾是京华大学的法学系教授,更是诉讼法学方向九位正教授中的唯一一位女性。
一旦沈羡之的叔叔们部署整件事时有所遗漏,被她沿着蛛丝马迹抽丝剥茧,她绝对有能力将事情闹大,至少也可以从沈家身上狠狠撕下一块肉来。
贺云昇听得心惊,过往的碎片拼凑完整,他终于想通了当年的真相。
“原来如此,云姨她是已经掌握了关键证据,才被沈家那老混蛋灭口的!为了保他的家业和几个逆子,他威逼保姆,杀了云姨。”
……
这血淋淋的真相无疑是一场惨烈至极的悲剧,可之于此时的贺云昇而言,又可能成为一根续接沈羡之求生欲的救命稻草。
——你看,你母亲是被你爷爷害死的,她至死都想为你讨回公道,所以你不能死,得完成她的未尽之事,让所有做恶的人血债血偿,还原事情的全部真相。
为此,贺云昇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查清了当年那位保姆的下落,作为重要的从犯和关键证人,他需要她亲口供认自己的罪行。
不得不说,这件事落实起来,倒是比贺云昇预想的容易很多。
虽然她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在国外拿了绿卡,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,但保姆本人却没有留在儿子身边享福。
而是独自一人又回到了国内,如今就在帝京郊区一座香火不算旺盛的古寺里,做着长期义工。
贺云昇找到她的时候,她正跪在正殿的蒲团上,双手捧着一卷经书,对着那尊端坐于斑驳莲台之上的佛像。
佛像的金漆早已剥落多处,露出底下暗哑的泥胎,佛足下的供桌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。
供桌上,三支檀香静静燃烧,青烟袅袅,缭绕佛身,如同她无处遁逃的罪愆,盘旋不去。
而她神色木然地低眉念诵,每一句都干涩得如同砂砾入喉。
保姆也是苦出身,儿子八岁那年,在工地做建筑工的丈夫就意外从脚手架上跌落身亡,留下他们孤儿寡母,几乎断绝了经济来源。
所幸保姆勤快肯干,丈夫过世后她做过服务员,做过帮厨,做过保洁……经人推荐到沈羡之面前时,她正在一家健康疗养中心做护工。
待她通过考核,正式受雇于沈羡之,成了他母亲的保姆,小到支付给她远超市价的优渥工资,大到为她儿子办帝京高中的借读,她着实承了这对母子不少恩。
“我佛慈悲,不求你宽恕我的罪孽,但求你保佑夫人和小先生早登极乐,来生顺遂。”
正如她虔诚祷告的那样,她又回到这里,无非是为了赎自己的罪。
她并不知道沈羡之后来的“死而复生”,但在抬眼认出贺云昇之后,瞬间明白了他的来意。
她清楚自己声薄力微,上流圈里的那些人个个手眼通天,如果贸然暴露,让自己掌握的东西所托非人,那么不仅会连累儿子,更会致使当年的真相永远尘封。
所以她才一直等,等一个时隔多年,仍然记得那笔血债,并且有能力,有意愿代替沈羡之母子将其清算的人。
现在她终于等到了,于是便缓缓起身,仿佛卸下了一个背负多年的沉重包袱,步履带着尘埃落定的平静,主动向贺云昇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