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3章
  
  这样折磨人的滋味,恐怕才是对惠妃最好的惩罚。
  之后的几天,惠妃就连平日里给皇太后请安与胤礽碰上。
  也都规规矩矩的,甚至连眼神都不对上一个。
  惠妃生怕和太子妃对上了眼神,再让太子妃多想,去和伊尔根觉罗氏去说。
  到时候那个心肠歹毒的妇人,再对弘曜下手,那自己唯一的那么个孙子就此遭遇不测就得不偿失了。
  就在胤礽,也就是石静娴,即将要过生辰蓄须的前夕,老九设计出的战舰终于完工。
  (以下战舰内容,有部分杜撰,有部分数据是清末定远号战列舰的数据。)
  哪怕还有些不完善,但康熙依旧很重视。
  定好了战舰下海的吉日,康熙便率着大臣和皇子们浩浩荡荡去见证战舰第一次的下海。
  下海后,战舰会一路航行,也是 向大清的百姓见证,这历史的一幕。
  这是国力强盛的象征,任何的国家都不能与大清相比。
  听着战舰响彻上空的鸣笛,康熙心中充满了骄傲。
  哪怕这艘战舰还不完善,还不完美。
  但康熙依旧很开心,这和臣子们设计的不一样,这和去外国购入的也不同。
  这是独独属于他们大清的,是他的儿子设计出来的!
  岸边围观了不少百姓,这都是收到消息来见证一刻的。
  礼部官员看着到了吉时,便差人启奏圣上,让康熙在战舰上提名。
  “定远号。”
  康熙用朱砂在船身上题下两个大字。
  取平定远方之意。
  <img src="
?rk3s=a0246922&x-expires=1752857338&x-signature=Ow9%2ByjeOaqHdh5SqaRTwzoJjLy0%3D" width="1200" height="674" alt=""/>
  战舰入海后,便有记录官在旁记录,战舰入水的情况。
  定远号长94.5米,宽18米,吃水6米,排水量7355吨…
  船上配着老九和戴梓设计的坚甲巨炮。
  看着定远号成功入海,康熙激动道:“好!老九!有没有什么想要的!皇阿玛有重赏!”
  胤禟一听康熙的话,赶紧提出要求。
  最近因为选秀的事,老九一直和宜妃闹得不愉快。
  虽说胤礽同宜妃说了老九的意思,也劝过宜妃再等等。
  宜妃嘴上说不急,但怎么能不急?
  宜妃觉得老九今年可以不指郡王妃,但侧妃怎么也该来一个。
  老九对压根就没想过要什么侧不侧妃的,他就想有一个说得来的正妃就好,毕竟他在工部的时间那么长,养太多人浪费钱。
  在这观念上,他和宜妃每日闹的鸡飞狗跳的。
  现下康熙当着众臣的面儿说要给老九赏赐,老九自然顺杆爬。
  “皇阿玛,儿臣想下一次选秀再成婚。”
  胤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:“战舰之后还要有容纳战舰的船坞,还要定期为战舰做保养。”
  “儿臣想要缓三年,求皇阿玛成全。”
  康熙自然是知道这些日子,老九和宜妃母子俩的官司。
  他万万没想到,老九居然把难题甩给他了。
  答应老九,他就要面对宜妃的眼泪,埋怨。
  不答应老九,他一国之君应一言九鼎,当着大臣的面,出尔反尔下不来台。
  康熙算了算日子,选秀七月才开始呢,还来得及。
  于是他没好气儿的对着胤禟说道:“离选秀还有一阵日子呢,过一阵儿再说。”
  军舰一路向北,向百姓展示大清的实力。
  军舰都有了,成立海军这件事就迫在眉睫。
  但其他大臣们不这么认为,你说要建军舰,行,这是皇子,你儿子设计的。
  费钱他们认了。
  可现在朝廷不需要海军,再花钱招兵,再次成立一个部门,什么都要花钱。
  朝廷没钱了,皇帝就开始盯梢他们大臣。
  为了他们的身家性命,他们也要帮户部尚书守好银库!
  “皇上,臣认为海军之事可以稍缓。”
  “皇上,臣附议,朝廷各处都需要用钱,朝廷选秀,新的枪械制作,还有…”
  朝臣顿了顿,丢出杀手锏:“还有皇上的宫苑。”
  以太子一众皇子,和年羹尧等人,则认为海军应该马上配齐,就像骑兵,火器兵,步兵。
  总不能火枪大炮都有了,没人用吧?
  再说,战舰都有了,没人使用,长久的闲置,那不就是变相浪费银两吗?
  朝堂上顿时分了两拨阵营,谁都不愿后退。
  康熙坐在上方叹了口气:“哪怕朕不修园子,朕也要让大清国富民强!称为屈指一数的泱泱大国!”
  “来人,传旨,从军中选出深谙水性者,编入海军营。至于海军统领…过后再议”
  康熙看着石静娴继续道:“六月六在太和殿为太子举行生辰宴,届时文武百官皆入宫朝贺。”
  “皇阿玛。”
  石静娴不赞成大摆宴席,就是一个生日而已。
  况且那天她还要正式刮脸,准备蓄须礼。
  这么多人看着她刮脸,她怎么这么别扭呢。
  六月初四,乌兰图娅带着侍卫牛羊和嫁妆浩浩荡荡到了京城。
  老十收到消息屁颠屁颠的就等在城外,等着他未来的福晋进京。
  “图娅。”
  胤?看着官道上象征蒙古巴林部旗帜后,便翻身上马,向着队伍中策马而去。
  乌兰图娅坐在马背上,看着阔别许久的未婚夫,等胤?策马到近前才扬起笑脸。
  “胤?,我带着牛羊嫁妆来嫁你了。”
  第420章 太过完美
  老十今天本打算喊着太子老四几个一起去城外接乌兰图娅的,他们毕竟很久没见面。
  老十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放不开,有些害羞。
  但太子走不开,其余人也忙到不行。
  皇上万寿节过去不久,刑部积压的案子也很多。
  各位皇子都用这样那样的理由选择不去当电灯泡。
  石静娴更是觉得最近的工作量蹭蹭往上涨,甚至康熙已经不单单是让她批改奏章。
  而是将历年一些比较刁钻的奏章都拿出来给石静娴看,告诉她若是日后有这种刁钻气死人不偿命的奏章,该怎么应对。
  除了上朝,康熙也不为别的事操心。
  人一放松闲下来,什么都不寻思,身体也好了起来,至少病情没有太过恶化。
  每日张院首都过来给康熙调配药包泡脚,给康熙针灸。
  康熙也不再因为批奏章而一坐就是一天,偶尔石静娴还在批改奏章的时候。
  康熙便到处溜达溜达,偶尔还去床榻上小憩一会。
  石静娴又顺着他,几个孩子也经常来乾清宫找康熙。
  在药物和针灸的控制下,康熙的病情倒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。
  至少再也不会有心悸头晕的症状。
  偶尔石静娴晚上临走前都会给康熙用药油揉揉小腿和脚,伺候康熙上床休息才回到毓庆宫。
  每次给康熙按摩的时候,她的手指在康熙小腿和脚上,都是一按一个坑。
  久久不能恢复。
  每次这时候,石静娴都对着康熙自责道:“都怪儿臣,若是当时察觉到了那些刺客,皇阿玛就不会被他们刺伤。”
  “现在也就不会被病痛折磨。”
  康熙每次听到石静娴说这话,都笑着安慰她。
  “胡说,朕宁愿自己受伤,也不想让你受伤。你是大清的将来,朕已经老了。”
  因为老了,身体不行了,康熙生怕自己的身子撑不住了。
  所以才会快刀斩乱麻,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。
  “今儿个巴林部的小郡主进京?”
  石静娴正看江南知府上的奏章,说江南初学堂已经整修好了,等过了秋收,便可以招生了。
  听到康熙询问的话,石静娴抬头看了一眼沙漏,听到自己脖颈处嘎嘣一声。
  她揉了揉脖颈,对着康熙回道:“回皇阿玛的话,应该是已经进城了。”
  康熙点点头:“那今儿个你就早些休息吧,也顺便代朕款待款待巴林部的使臣。”
  石静娴有些震惊,今天康熙怎么转性了?
  “皇阿玛,儿臣还有一些奏章没有批完。”
  康熙摆了摆手:“劳逸结合,今儿个早点儿回去吧。别喝太多,明日还得继续改,这都给你留着。”
  石静娴受宠若惊的点点头。下班不积极,大脑有问题。
  看着石静娴今儿这么早就回来了,胤礽赶紧从床榻上下来。
  “今儿个怎么回来的这么早?”
  石静娴笑着看向胤礽:“走,换衣服,皇阿玛让我去宴请巴林部的使臣和小郡主。”
  “我带你吃饭去。”
  石静娴对着胤礽说道:“几个孩子今天就别带出去了,咱们叫着其他人一起,把老九也带着。他有钱,大概率不会让我出钱请客。”